“– The life of the worlds is a roaring river, but Earth’s is a pond and a backwater.

– The sign of doom is written on your brows – how long will ye kick against the pin-pricks?

– But there is one conquest and one crown, one redemption and one solution.

– Know yourselves – be infertile and let the earth be silent after ye.”

If Our Bodies Could Talk

本书的作者 James Hamblin 是我关注了两年多的医学记者/网络人物。最早是通过 The Atlantic 的视频系列 If Our Bodies Could Talk 而对他产生了兴趣。这些视频一般只有三四分钟,但标题却起得很大。比如:“让我们谈谈女性性高潮”、“独自睡觉有什么好处”、“你或许不用洗澡”、“办公桌前的忧伤午餐,你就想这么终老吗?”……

视频主要是围绕他对别人的采访为主。他也常会拿自己当小白鼠(比如不洗澡)。镜头语言随意而有趣,像短小的美式伪纪录片。

上述问题当然没法在几分钟内讲明白。所以 If Our Bodies Could Talk 本质仍然是 Youtube 上泛滥的“流行科普”。试图把深奥的科学用俏皮的小知识点总结出来。你可以从中借几句话或者观点在一群朋友里来显得自己很博学,但那些视频还是看着乐乐而已。

已经三十多岁但却有小男孩般气质的医学博士(MD)James Hamblin 和我们很爱的那位文学巨匠一样是“弃医从文”。并且根据我对他脸书的观察(跟踪),他十分关心政治,态度有时还挺激进。很努力地想改变什么。而作为 The Atlantic 的资深编辑,他在视频里塑造的形象却平和了许多——时不时蹦出一两个很蠢的问题,动不动会冷场,说出让被访者和观众都觉得有点尴尬的话。幽默风格不是自嘲,而是作出一副明明有社恐,却硬是装成没有社恐的模样。比如当他开始谈社交应用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讲着讲着突然眼神避开镜头,一本正经地扯到自己身上——“我朋友相当多,太受欢迎给我造成了很多困扰”之类。接着视频的画外音(摄影师)就会轻声打断他:“Jamie, 你哪里有朋友……”。

幽默感是 If Our Bodies Could Talk 以及同名书特别吸引我地方。科学界/医学界如果能多一些这样有喜剧天赋,机灵,又不让人觉得是在耍小聪明的人物就好了。书并没有把视频里的内容回收整理一遍,但提出来的问题依然好玩:“我怎么知道自己到底美不美?”“医生有在变性方面做过培训吗”?……在书里,我得知 James 的喜剧能力是经过“科学培养”的。作为一个医学生,他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主题竟然就是“幽默”!

这个主题在“笑为什么是良药?”一节里做了讨论。也是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觉得最感人的部分。所以我就在这里肆无忌惮地剧透一点。

谈“笑”之前的一节叫“我是不是发癫痫了?”。讲述一个叫 Beth Usher 的女孩,从小得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脑部疾病,导致她频繁地癫痫发作,到了无法生活的程度。医生得出的解决方案是:做手术将她一半的大脑移除。奇怪的是,Beth 的癫痫症只有在看《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时得以消停。

我曾读到美国人做过的一个调查研究,关于六十年代末开始播放的少儿节目《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和《芝麻街》对那时期儿童的影响。调查结论是从小收看《Mister Rogers》长大的孩子相比后者更富有同情心和耐心。这并不让人惊讶。因为凡是看过 Mister Rogers(Fred Rogers)节目的人很难不为他儒雅温柔的形象着迷。他说话不紧不慢,也不避开“离婚”、“残疾“、“死亡”这类严肃的内容。Fred Rogers 据说在生活中也和荧幕上的形象没什么差别,是特别真诚友善的一个人。

Beth 在进行手术前,她的父母联系了节目组,想为 Beth 取得 Fred Rogers 的签名照或者回信。第二天,Beth 就接到了 Fred Rogers 亲自打来的电话。在做完手术持续昏迷的两周里,Fred Rogers 每天都向她的父母致电询问病情。有一天,他甚至专程从匹茨堡飞到巴尔的摩,带了节目里 Beth 最喜欢的人偶,来探望昏迷中的小 Beth,为她表演。 

整本书中,有许多问题是用类似的真人故事来引出。但花了这么多笔墨的倒不算多。James 口气冷静却写得十分动人。在这之后的一节,我们得知小 Beth 成人后不仅过上了比许多正常人更快乐的生活,甚至还在努力让别人也快乐起来——全多亏了“笑”这个“良药”。

她的故事不仅让我看到了大脑神奇的一面——移除了一半仍可以发挥巨大潜能(尽管只适用于少儿),还感悟到了 James 反复指出的概念:个人对他人健康所产生的影响,社会对个人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If Our Bodies Could Talk》可能不及一些畅销“流行科普”书那么学术或搞笑。但仍然是一本相当令人愉悦而且又针砭时弊的作品。拿来作为引子的真实事件,即便发生在你身上的几率渺茫,也会吸引你读下去,想了解这些情况背后的成因。更何况 James 还特别擅长“铺梗”。所以在公共场所阅读要小心,因为你的傻笑会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

有趣的小知识很多,所以你依然可以从中借几句话或者观点在一群朋友里来显得自己很博学。像谈到保健品的那一章就讲到,保健品对普通人来说虽然没用,但在恶劣环境生活的美国士兵确实需要它们来满足基本的营养摄取。那世界上大多数的保健品都是在哪儿合成和生产的呢?呵呵。

如果你对健康很感兴趣,同时又不介意多了解科学家、食品生产商、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对你的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愿意“忍受”枯燥的医学术语——最后关于死亡那章有超高频率的难词。那《If Our Bodies Could Talk》真的是很棒的基础健康读物。James 确实是在贯彻"Doctor"一词的拉丁含义:docere (to teach)。他看起来是在用一些生活化的实例和浅显的学术表达来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而主要想传达的,还是思维方式。让读者学会质疑,学会处理信息,学会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另外,插图也很精准很可爱。有一副图叫“如何给自己制作棺材”,才十步,真想试一下。

Roadburn 2017 回顾

2016 年最爱专辑